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即将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赴京参加两会。
晏平今年共提交四项建议,主要聚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农机补贴、工程机械规范治理、国企改制职工安置等方面。
不久前,环境保护部颁布了《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从2020年1月1日起,凡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新车将不得生产、销售、注册登记,不满足“国六”标准要求的新发动机不得生产、销售和投入使用。
作为国内产品型谱最全、应用范围最广的发动机生产企业掌舵人,晏平密切关注国家实施国六排放法规的时间表。今年的两会,晏平针对《意见稿》进行了调研,提出了适当推迟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时间的建议。
晏平认为,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发动机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一个全新发动机的开发至少要五年,再加上整车的标定,如果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国六”,国内的整车厂家都会准备不足,加之国内原有发动机产品平台基本上都无法满足“国六”要求,需要重新开发,更增加了研发难度。他还对比分析了欧洲实施欧六法规的过程,指出欧洲在法规发布后会给企业5年左右时间准备才正式实施,而我国实施“国六”标准的准备时间不足4年。
晏平在建议中说,为满足“全球最严”的“国六”排放法规,中国汽车工业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对行业现状来说基本是不现实的。由于发动机所用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排气后处理系统等主要核心零部件都需要升级,对于缺乏技术积累和足够考核验证的国内自主品牌供应商来说,将无法满足要求。国内自主品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市场空间将变得越来越窄,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将受到冲击;同时国内发动机和整车厂与国外品牌供应商的谈判空间也会越来越小,无形中会大大增加合作成本。
为此,晏平建议国家将“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时间推迟至2022年。他认为,与其仓促实施“国六”标准,不如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国五”的生产和使用一致性的管理力度,保证在用车的排放达标,这样减排的效果将更大,也能促进汽车工业的进步。另外,他还建议政府对汽车行业进行重大产品升级政策性补贴,以确保产品升级的顺利进行。
促进农机企业健康发展也是晏平今年两会建议的关键词,今年他带来了继续加大农机补贴额度及规范补贴操作方法的建议。
据悉,为提高农业机械化,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我国自2004年开始,进行农机购机补贴。补贴金额也逐年加大,从最开始的不足1亿元增长到了2014年最高峰的237亿元。此后,由于农机补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015年起国家逐渐减少补贴额度,2017年额度约为186亿元。
晏平在建议中客观阐述了农机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晏平说,现在的农机补贴是直接补贴到农户,企业将农机产品卖给用户时,先减去补贴额,然后企业到农机局进行结算,由于一般一年结算一次,造成应收账款加大,企业负担加重。另一方面,农机企业为了将产品纳入补贴目录,竞相降低价格,削弱了企业应有的基本获利空间,导致农机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农机产品缺少创新,大多数雷同或抄袭。这也导致了农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虽然中央的补贴资金已经累计达到了1400亿元,但至今为止,我国农机行业还没有诞生一家水平达到凯斯、约翰迪尔这样的农机集团。
为克服当前补贴制度的不足,使补贴精准发挥作用,创造新动能,晏平建议将农机补贴直接给到农机企业,而不是直接补贴到农户个人。政府可以通过农机新品开发补贴、农机研究补贴、或对农机企业减税的办法,增加农机企业的获利水平,从而间接补贴农民用户。晏平认为,这样能让各农机企业处于完全开放的竞争市场,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降低产品售价的办法,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因此,这种办法下,最终的收益者仍然是农民用户,既能让农户获得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又让农机企业得到健康发展。
面对工程机械数量大、缺乏有效监管的现状,晏平今年则继续从工程机械上牌和强制报废入手提出了相关建议。
晏平认为,当前国内工程机械数量庞大、流动性强、分布地域广,但因为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管理,导致机械使用期限跨度长,老旧设备量大,用户主动淘汰难,由此引发了大量的购机债务纠纷、安全事故、工程纠纷、排放污染无法监控等问题。
在建议中,晏平希望从国家层面出台加强工程机械行业管理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明确责权利,使工程机械管理方式逐步向机动车管理方式靠拢,同时,制定中长期规划,并分步骤、分阶段、分区域推进工程机械上牌和强制报废工作。
此外,晏平还就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的安置政策提出了专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