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至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联邦进行了国事访问, 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国和俄罗斯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两国签署了经贸、能源、投资、地方、人文、环保等领域合作文件。“联合声明”指出,中俄两国积极开展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和新能源等能源领域的合作,构建牢固的中俄能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维护两国、地区以及世界的能源安全。这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加快“走出去”步伐,开拓俄罗斯乃至中东欧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俄电力和能源建设合作潜力巨大
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凸显了中俄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两国的电力公司就扩大中俄电力和能源合作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签订协议;两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就通过东线管道向中国提供天然气项目签署谅解备忘录,并一致同意在地质研究、勘探、开采和销售能源领域进行战略合作。俄罗斯有着极为丰富的能源资源,而中国具备最富有成长性的市场,两国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综合能源的每一个领域,如电力、天然气、石油、煤炭、核能、节能等,中俄都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当前,中俄经贸合作总体发展势头良好,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创记录的88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2%,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按照现有的增速,两国领导人提出的双边贸易额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双方能源贸易量的不断增长只是两国能源合作的一个缩影,两国的能源合作形势正朝着一个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而除了油气、煤炭等传统领域,进一步扩大两国在煤电、水电、核能、电网等能源及其上游建设领域的合作,构建中俄能源“立体合作”的图景,也将是中俄能源战略合作的应有之义。
3月22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见证下,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与俄罗斯统一电力国际公司总裁科瓦利丘克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了《关于开展扩大中俄电力合作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协议》。双方计划研究开发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资源,建设大型煤电输一体化项目,通过高压或特高压跨国直流输电线路向中国送电。双方将启动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这标志着在中俄能源合作框架内的中俄电力合作开启了新的更大合作空间。
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聂凯向本报记者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成果丰硕、意义深远。双方签署的35个合作文件中,能源方面的合作占了很大的比重,这表明两国大规模经济、能源合作的条件和时机已经趋于成熟。在此之中,双方达成合作领域很多与中国能建密切相关,如电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融等领域,都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能建所属企业就在俄罗斯开展了多项业务。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能建更是加快了进军俄罗斯市场的步伐。由中国能建旗下东北电力设计院主体设计的中国第一个国际直流输电项目——中俄直流联网黑河背靠背换流站工程于2007年动工,现已完工并投入运营。2008年,东北电力设计院和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公司承担了特洛伊斯克燃煤电站2×660兆瓦机组项目设计、施工任务,此项目成为了我国电建企业开拓俄罗斯电力建设市场的里程碑。2012年9月,中国能建签署俄罗斯联邦“捷宁斯卡亚燃机电站”采购-施工(PC)项目合同,此项目拟建一座包括2台燃汽轮发电机组、2台余热锅炉、1台蒸汽轮发电机组,按照2+2+1配置设计,发电量为450兆瓦,采暖期供热能力为1200GJ/h的热电厂。此项目的动工,为中国能建站稳俄罗斯电力建设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从俄罗斯向中东欧延伸
不仅仅是俄罗斯,中国能建的业务已经覆盖到了中东欧的很多国家。聂凯介绍:“中国能建目前在俄罗斯和中东欧有不少设计、施工项目正在开展。同时,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提升业务层次,使其逐步往高端方向发展。去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2012年,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继中标白俄罗斯核电输出线路及电力联网EPC项目后,又相继签订白俄罗斯明斯克北方330千伏变电站改造EPC项目和格鲁吉亚PARAVANI风电场、光伏电站EPC项目,开辟出了一条海外EPC市场的康庄大道,为海外业务高端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土耳其,中国能建在当地电力建设市场拥有其他外国公司所不可比拟的话语权,创造出了多个“第一”。中南电力设计院的土耳其EREN(1+1)×600兆瓦超临界燃煤机组电站项目是目前我国出口并投产的单机容量最大的超临界机组,该项目获得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一等奖; BIGA一期工程是我国出口到土耳其的第一台发电机组;IZDEMIR工程是我国出口的第一台350兆瓦超临界机组; SILOPI工程是出口的第一台沥青岩燃料机组;KARABIGA 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电站工程,是我国首个出口国外的超超临界机组项目。
前南斯拉夫地区是中国能建的传统海外市场,近年来旗下企业更是各显神通。东北电力设计院的塞尔维亚TENT B3燃煤电站项目;西南电力设计院、天津电力建设公司的波黑斯坦纳瑞1×300兆瓦 CFB燃煤电站项目;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与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东北电力第四工程公司组成联合体,对黑山共和国普列夫利亚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进行联合投标,打出了一套套漂亮的“组合拳”。
此外,在能源装备出口方面,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磨煤机、碎煤机等产品成功出口俄罗斯、土耳其、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也为中国能建海外全业务链建设增添了光彩。
中国能建旗下众多企业在中东欧市场上已形成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理念。中国能建国际业务部主任陈功向记者介绍,为了深度开发市场、实现滚动发展,中国能建在火电、电网、新能源等国际电力建设市场上对旗下企业进行了国别分工和总量管理,有效地维护了行业健康发展、提升了企业市场形象。
“走”进中东欧的机遇与挑战
在谈到中国能建在中东欧市场所面临机遇的时候,聂凯指出,中国能建在中东欧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地域优势,旗下多家企业所处地理位置与中东欧的环境条件相似,如新疆、黑龙江的设计、施工企业对其风土人情、设计理念相当了解,并且有着丰富的高寒地区施工经验;二是具有集而成团、一体化协同、完整业务链优势,尤其在电力和能源规划、设计、工程承包、装备制造、投资运营等领域实力突出;三是国际业务初具规模,旗下众多企业在这一地区已经摸爬滚打多年,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为今后业务的发展壮大铺平了道路。
同时,中国能建面对中东欧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东欧地区的工程建设标准和规则较复杂,前苏联的体系一直影响着当地发展,而当前又在应用欧盟体制内的规则。因此,中国能建首先要了解清楚这片市场的特点,以调整观念、思路、方法,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社会。企业“走出去”,与当地是互利合作、共赢发展的关系,应当通过属地化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举措,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跟国际一流公司相比,中国公司整体上在商务运作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加快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将是中国能建下一步工作重点。
当前,中国能建在中东欧地区承揽业务以工程承包为主,因此,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面临的一大课题。这需要中国能建深入研究如何在商业模式、业务领域、产业结构等方面谋求新突破,推动从工程承包到投融资、从单一业务到多元化、从产业链低端到高端和前端发展,收购当地企业和成立合资公司成为业务发展的趋势。其中涉及技术标准、投资理念、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作出长远的规划。聂凯强调:“我们只有切实提高国际业务的层次,才能真正把握住此次中俄构筑能源战略合作关系带来的历史性新机遇。”
随着中国与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加强,其市场的巨大潜力将为中国能建“走出去”搭建广阔的平台。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作为中央企业的中国能建所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世界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上升,我国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能建将会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肩负起“世界能源,中国能建”的组织使命,为中国与俄罗斯、中东欧乃至世界电力和能源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