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协会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产品展厅
   四节八边形吊臂,主臂全伸25.5m,单缸绳排伸缩系统,同吨位产品臂长最长,性能最高,达到10吨级产品性能;
   起升具有单双泵自动切换功能,微动性好,同时效率高,覆盖竞争对手;伸缩、变幅速度采用大排量泵,效率高;
   起重机智能臂架控制技术,吊装工况自动规划功能,提供最智能化的作业规划与作业安全保护,力限器系统,危险操作报警使得操作更安全,整机线束防水升级,成熟的配套体系,使得整机更可靠;
   全新外观造型,全覆盖走台板,全人机工程设计,带来全新使用体验。
   两桥通用底盘,东风和一汽两种配置,平头驾驶室,带卧铺功能,驾乘舒适性好。
   行业首创合作开发专用型通用底盘,越野能力强,油耗低,35%强劲爬坡能力。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行驶更安全。
技术天地
>> 买叉车你需要关注什么?
>> 细说工程机械维修保养常见十四种错误习惯
>> 大型塔式起重机安全拆、装经验
>> 起重机械四大常见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浅析
>> 起重机电气安全保护系统十大要求概述
>> 汽车式起重机倾翻事故原因分析
>> 塔类设备机械化整体偏吊工法
>> 起重机三大构件常见问题
焦点人物
行业资讯
>> 华阳集团新能源蓄能新材料新添产业平台
>> 宁夏电网新能源装机2573万千瓦
>> 海南省首个“光储充检修”一体化充电站在...
>> 正进行太阳能招标活动 电力足以涵盖5500座...
>> Jaso悬臂塔式起重机参与建造澳大利亚堪培...
>> 上海2700亿元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 浙江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主体工程开工
>> 亚洲开发银行为孟加拉国追加提供2亿美元优...
詹纯新:企业需向全球市场要更多空间

来源:慧聪网 本网发布日期:2013/3/28


        对工程机械行业而言,要让产能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更接近,一方面要控制产能,更重要的是扩大市场,尤其是把握当下的“黄金窗口期”,努力扩大国际市场容量。

  怎样应对产能过剩?中联重科CEO詹纯新给出的药方是:“头脑不热,把握好发展节奏!”

  詹纯新说他其实在三年前就提出产能过剩的问题,“因为我们这个行业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我们国家有一段投资比较火爆的时候,这个设备的确是供不应求,那时候经常有人给我打电话要我开后门帮他提前拿货钱。这种火爆让人们误解这个行业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所以大家都在拼投资。我们当时也感受到了这种火爆,但是我们很冷静,因为这个行业实质上市场空间还是有限的。”

  头脑冷静之下,中联重科如何把握发展节奏?詹纯新告诉记者几组数据。首先是不拼投资了,中联重科的固定资产投入从2011年年报看是60多亿元,是同规模企业的40%多。而2012年三季度的数据显示,整个固定资产仍然只有60多亿。在固定资产投入没有多大增加的同时,企业的人数从2011年的28000多,增加到35000人,也就是说,2012年增加了7000人。在目前行业大家都喊着精简人员的时候,为什么中联重科与同行逆向而动?“一来是因为企业生产毕竟还是在发展,要满足增长的需求。二来要为企业下一步的增长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从整个行业来看,詹纯新认为产能过剩是现实存在的,但这是一个动态的状况。“生产能力的曲线是在上扬的,市场容量是在下降的。如果你能够扩大市场,把产能控制好的话,市场需求曲线和产能曲线会慢慢贴近,或者说差距就会缩小。”怎样让市场需求曲线的头抬得更高?詹纯新认为,主要还是两个途径。一个是技术创新,使自己的产品不断的升级换代,扩展新的市场领域。第二个途径就是走出去,在全球市场争取更多的空间,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阻碍越来越大,但在詹纯新看来,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难得的“黄金窗口期”。从全球经济来看,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缓慢,尤其是欧债危机还在持续发酵,欧美有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日子都比较难过。国外的中小企业应对困难的能力不强,它们找不到市场,怎么进入中国市场又找不到路。所以很希望跟中国企业合作或者是把企业卖出去。“这些中小企业的零部件做得很好,他们的优势正是我们中国企业最需要的,所以我认为这就是一个黄金窗口期。”此外,詹纯新从中联重科走出去的实践中感觉到,欧美企业对中国企业越来越了解。“前几年中联重科刚收购全球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CIFA时,人家对我们爱理不理,我站在意大利企业的大门口,看着这个工厂就感觉这个企业好像不是我们的。但是这些年来不一样了,国外同行对中国企业和经济增加了很多了解,从原来的不了解变成现在觉得跟中国企业合作非常好,这一点也说明现在是中国企业的黄金窗口期。”

  对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来说,2011年、2012年的供给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拉开了较大的差距。不过詹纯新信心也很大:“整个市场曲线还是往上走,一个是国外的,一个是国内的,所以如果把国外的加进来,市场容量曲线就会上升的比较快。再过几年,市场容量和产能曲线会接近,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缓解。”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大型机械装备协作网
京ICP备:05086555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线阁路甲39号院内 邮 编:100053 联系电话:010-83584399
网络技术支持:北京中电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3413203/53583881
网站浏览量: 5313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