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温总理一句“要保证铁路建设资金及建设目标”,让一直在春寒料峭中挣扎的铁路建设走出寒冬,迎来了春暖花开时。同时,在目前仍然趋紧的宏观货币环境下,政策放松的微调开始实现,加之近期政府频繁表态铁路建设将有所保障,工程机械行业对信贷放松的较高的弹性等都使得在低迷中的工程机械行业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记者了解,2011年,铁路建设的投资规模直接拉动我国工程机械市场10%以上的需求增长,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讲,这个数据所表达出的市场规模都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据了解,在2012年几乎所有工程机械企业负责人都对铁路、地铁建设,特别是高铁建设进行了极大地关注。有的企业希望现有产品能借铁路建设的东风再上一个台阶;有的企业则将目光放到了新产品的研发上。温总理的这句话,无疑给工程机械行业人士来了一针“强心剂”,这所谓“舍我其谁”,工程机械企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跃跃欲试。
铁路建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铁路建设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大,一般可以达到1:2的带动效应,用“牵一发动全身”来形容不足为过,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资深分析师表示,与铁路建设相关的基建、钢铁、水泥、工程机械、机车及其零部件、信息、电子设备、铁路营运和物流等多个行业都受到其深深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高铁建设,其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很大。以总投资2200亿元的京沪高铁为例,其中基建占到1000亿元,工程机械采购规模约为209亿元,而建设期内平均每年的采购额约为42亿元。同时,这种需求也呈现出多品种及阶段性特征。按施工工序,所需的工程机械和特殊配件的品种依次为: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旋挖钻机、混凝土机械(一站三车)、桥梁支座、梁箱设备、架桥机、摊铺机、CA砂浆或轨道板。具体说来,推装挖等土方机械适用于初期的基础施工,旋挖钻等桩工设备则是土建阶段的主力,而混凝土机械、架桥机械等在桥梁架设阶段需求较大。
铁路建设作为国家重要的投资项目,不仅能够满足公众对于现代交通体系的需求,也牵涉为数众多的农民工就业、供货商发展等问题。各工程机械企业均已将铁路建设作为自身长期发展的方向,在企业的“十二五”规划中,这一词汇的出现频率已等同之前更为活跃的房地产,高铁项目的“大馅饼”更是吊足了工程机械企业的胃口。但是,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也在去年温州动车事故之后,“多米诺骨牌”效应让众多企业尝到了苦果。铁路的投资大幅度的放缓,让许多旋挖钻等桩工机械生产企业纷纷开始转头工民建,以便及时填补预计高铁建设带来的短缺。但是,相较于动辄千亿的铁路投资来说,工民建似乎远远消化不了企业生产出来的这些庞然大物。于是乎,曾经有一段时间,从南至北,到处是“赋闲”在工地的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是随机应变还是以不变应万变?
2012年3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确定了“十二五”规划的任务目标,在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重点强调了今年适时开工一大批重点铁路项目,铁路建设迎来了政策扶持上的春天,但是,基于铁路的现状,大批铁路项目的涌入对铁道部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压力?而跟铁路建设联系紧密的工程机械行业是不是应该抓住机遇,大力投入市场?正所谓“吃一堑 长一智”,经历了“铁路建设投资规模由8000亿元下降到5000亿元”劫难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审时度势之下,学会了理智应对。
在经济形势多变的今天,工程机械市场原本坚挺的三股支柱:基础建设、房地产以及出口,都有可能随时“变脸”,作为设备提供商的工程机械企业,面临的风险在加大,决策的难度亦在提高。而破解之道无非两种,一是果断地随机应变,适时伸缩;二是修炼内力,以不变应万变。但长远来看,后者或许是上策。工程机械和铁路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铁路规模的扩大直接影响工程机械的市场销售,但是铁路建设面临着困难重重,2012年的铁路建设目标很难完成,因此,有着直接关系的工程机械不能看准政策盲目投入市场,将铁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考虑进去,避免再次出现机械产能过剩。
重回快车道 工程机械企业受益几何?
尽管政府高层已多次表态,但一季度铁路建设实际开工进度与设备采购进度仍难以保证今年目标。而今年目标大幅落后于规划的可能性不大,后续只能加快建设进度及设备采购。鉴于高层表态与目前实际进展不符,预计未来铁路建设将逐渐加快。受此影响,全年主要铁路设备公司业绩将呈前低后高。
值得注意的是,铁路设备需求已经陆续恢复。中国南车4月17日公告获得香港高速铁路动车组13.6亿订单及20亿左右的城轨订单。中国北车也在4月20日公告了34亿货车、城轨车辆及机车订单。虽然订单总额不大,但使市场预期开始见底回升。尤其是香港高铁订单将用于广深港高铁,也标志着高铁建设交付日程已大概确定。在铁路建设施工方面,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企业都将受益,而处于机械车辆零部件环节的太原重工也将从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