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 |
|
四节八边形吊臂,主臂全伸25.5m,单缸绳排伸缩系统,同吨位产品臂长最长,性能最高,达到10吨级产品性能;
起升具有单双泵自动切换功能,微动性好,同时效率高,覆盖竞争对手;伸缩、变幅速度采用大排量泵,效率高;
起重机智能臂架控制技术,吊装工况自动规划功能,提供最智能化的作业规划与作业安全保护,力限器系统,危险操作报警使得操作更安全,整机线束防水升级,成熟的配套体系,使得整机更可靠;
全新外观造型,全覆盖走台板,全人机工程设计,带来全新使用体验。
两桥通用底盘,东风和一汽两种配置,平头驾驶室,带卧铺功能,驾乘舒适性好。
行业首创合作开发专用型通用底盘,越野能力强,油耗低,35%强劲爬坡能力。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行驶更安全。
|
|
|
公众态度关乎核电发展 核安全科普亟待政府推动 |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本网发布日期:2012/5/3 |
核电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硕果,能够为我们提供经济、可靠、清洁的能源。但核电的发展利用,不仅取决于科技水平的提升,也有赖于公众对核电的接受态度。特别是在福岛核事故后人们对核电利用存在重新认识,当对核电发展的不同观点发生碰撞的时候,公众态度对于核电的命运将是决定性的。
公众态度影响核电发展
“实际上,从福岛事故后,核电的发展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考虑,一个是要在技术层面不断提高安全性、保障安全,另外一个则是公众对核电的接受程度。”近日,一位核电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公众态度作为舆论形式的一种,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鉴意义。”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认为,“从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公众对核安全问题日趋关注及对核辐射妥善解决程度提出质疑,有助于推动核电朝着绿色、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从利用效率角度出发,公众对核电评价的好坏,有助于增强核电利用效率及提高核电生产责任意识。”
资料显示,公众态度对一个国家核电发展的政策、技术、经济性等问题都会产生影响。其中,在政策上,国家决策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还要考虑社会成本。如果公众对核电存在较大争议,甚至引发冲突,其所造成的巨大社会成本是政府在进行决策时不得不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技术上,为了满足公众对安全的要求,政府会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法规,提高安全目标。在经济上,由于公众反对,一些核电项目会在公众的反对和质疑声中被拖延或中止,同样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公众态度对于核电的影响可见一斑。其中,德国在福岛核事故后选择“弃核”,或许是公众态度对于核电发展影响的有力印证。
我国核科普跟不上核电发展速度
研究认为,核电的公众接受性是一个涉及社会、技术、心理、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性课题。据了解,我国核电利用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但目前我国公众对于核电的态度却并不乐观,首先公众对于核电建设积极参与程度不足,其次对于核电安全生产及核辐射仍比较担忧,第三公众对于核电争议仍比较大。
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多地出现“疯狂购盐”的现象。有专家称,我国对于核电的公众态度问题,应首先通过适当的渠道推动核电科普工作以及普及相关核安全文化与培养核安全意识开始。 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境专家董良杰认为:“对于核电态度大众‘谈核色变’和‘浑然无知’反映两极,说明亟须科普。”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周科源曾对媒体表示,不管是政府还是核电企业,均应该向普通的民众传递一些核安全知识和文化。 宛学智认为,核安全文化和科普的相同之处均旨在提高社会公众对核电的认识及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而核安全文化和科普也存在区别明显之处。首先,从范围界定来看,核安全文化所占范围较窄,科普则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次,从推广内容及程度上来看,核安全文化构筑核安全生产、预防措施及企业社会责任感等相关理念,推广程度较深入;科普相对停留在表面,内容深入程度略显不够。第三,从影响因素及目标群体来看,核安全文化受政府、机构、个人影响较大,而科普则受政府影响日趋严重;核安全文化作用人群较小,科普面向全社会,旨在改变公众核认识有限的局面。
据宛学智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研究和推广安全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核安全文化学术研讨;进入新世纪,我国积极参与了核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而且核电企业在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安全文化建设的尝试,积累了很多经验,其中就包括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但目前我国核电科普仍存在普及力度不够、公众参与度不足等情况,公众对于核电普遍了解不足,才致使“谈核色变”和“疯狂购盐”的发生。
据了解,2009年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中国政府共同主办的面向21世纪核能部长级国际大会上表示,核电是中国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提出了中国发展核电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其中就包括公众宣传工作严重滞后、部分公众心存疑虑。他认为虽然中国在核电公众宣传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基本获得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不能满足未来核电大规模发展的需要。
系统性核科普有助于公众接受
资料显示,2010年,调查发现“中国书业科普图书缺席”,科普图书市场销售量不足整体图书市场份额的2%。但网络推广渠道收效还是较好。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30.9%的中国网民属于网络科普用户,会定期通过科普网站、科技博客或者科技类报刊杂志网站获取科普知识,中国网络科普市场具备良好的用户基础。而关于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盐等消息逐步散开,公众对科普知识才才开始逐步重视。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人们科学素质低下,导致推广不深入产生抵触情绪的人较多。
宛学智认为,对于如何积极有效地加强核安全文化和科普的推广力度,政府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政府应积极通过网络电台及频道,加深公众对核安全的认识程度,加强政府公信力;其次,可以通过举办“地震与核辐射”推广活动,普及核安全文化知识,提高公众参与度;第三,政府应成立科普知识排查工作小组,整治科普市场图书鱼目混珠的情况。
除了基本的科普宣传之外,“为了更好地改善公众对核电的态度,促进和增强社会公众对核电的认识、理解、信任和接受,必须重视公众的接受性问题,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核电的公众接受性。”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朱文斌等人的研究认为,“影响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的主要因素有核电的特殊性、信息获取途径、对政府的信任度、对核电的熟悉程度等。可以通过加强宣传、研究公众对风险的认知规律、努力提高核电清洁生产水平和安全水平、提高核废料处置水平、加强核电企业的形象建设等途径来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