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 |
|
四节八边形吊臂,主臂全伸25.5m,单缸绳排伸缩系统,同吨位产品臂长最长,性能最高,达到10吨级产品性能;
起升具有单双泵自动切换功能,微动性好,同时效率高,覆盖竞争对手;伸缩、变幅速度采用大排量泵,效率高;
起重机智能臂架控制技术,吊装工况自动规划功能,提供最智能化的作业规划与作业安全保护,力限器系统,危险操作报警使得操作更安全,整机线束防水升级,成熟的配套体系,使得整机更可靠;
全新外观造型,全覆盖走台板,全人机工程设计,带来全新使用体验。
两桥通用底盘,东风和一汽两种配置,平头驾驶室,带卧铺功能,驾乘舒适性好。
行业首创合作开发专用型通用底盘,越野能力强,油耗低,35%强劲爬坡能力。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行驶更安全。
|
|
|
电力央企必须唱好三出大戏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网发布日期:2011/9/5 |
这些年来,电力短缺、煤电角力、污染排放等等话题总是把电力企业推向风口浪尖,社会舆论对电力企业的评价也多为负面。那么,电力企业如何才能改变社会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最近,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中国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
这家最近刚刚在国资委2010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蝉联A级,在发电集团中排名第一的央企老总对记者说,电力企业特别是中央电力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改变社会形象,就必须唱好三出大戏,即对老百姓,要保障电力供应;对国家,要贡献利润;对环境要减少污染,提供清洁能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国家满意、让老百姓满意、让社会满意。
让全国人民有电用是电力企业的天职
记者:近年来,电力短缺有所抬头,特别是今年以来不少地区出现拉闸限电,比如最近华中和南方区域电力紧张局面有所加剧,您作为发电企业的老总,如何看待当前的电力紧张形势?
朱永芃:今年电力供需形势确实偏紧,主要表现为局部性、季节性、时段性电力短缺。上半年,华东、华中地区缺电比较严重,到7月份已经相对平稳。最近南方区域持续高温少雨,出现10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缺口。预计下半年部分地区仍将偏紧,用电高峰电量缺口2500万—3000万千瓦。
造成电力供应紧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需求方面,全社会用电量持续较快增长,据中电联统计,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2.2%,其中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3.8个百分点。在供给方面,煤电价格问题导致火电企业经营困难,电煤供应紧张影响火电生产。同时作为电力供应保障基础的火电装机容量增速偏低,仅增长8.9%,远低于用电量增速。加之来水偏枯导致水电发电能力下降,风电有效供应容量不足,电力富余地区如东北、西北电力无法送出等情况,进一步加剧了电力紧张。
面对缺电局面,中央企业要率先担当责任,保证电力安全、稳定、可靠供应是我们发电企业,特别是中央电力企业的天职。这也就是我说的第一出大戏。
为了保障电力供应,我们要求国电集团所有电厂,要克服一切困难,坚决服从调度命令,充分挖掘机组潜力,保证机组稳发满发。
什么是央企?央企就是要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能挺身而出,为国家分忧,为人民解难,而不能仅仅算经济账。一句话,不能因为煤价高电价低就少发电甚至不发电。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国电集团1—7月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完成3220小时,同比增加205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5小时。
同时,针对煤价的波动,我们千方百计加强煤炭采购和储存,保证发电需要。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整个国电系统没有发生一起因缺煤而停机的事件。今年1—7月,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2734.41亿千瓦时,相当于20个北京市的全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10年为139.3亿千瓦时),发电量同比增长15.93%,比全国发电量增幅高2.63个百分点。
记者:电力企业多发电的确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但是如果仅仅靠央企的责任感解决问题,似乎并非治本之道。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复出现的电力短缺局面?
朱永芃:你这个问题很重要。的确,从长远来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电力需求将保持较高增长态势,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部分地区持续偏紧。一般来讲,年发电利用小时高于5300小时供需平衡就会打破,今年1—7月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达到3085小时,是2007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仅比供需比较紧张的2006年同期低87小时,电力供需的拐点可能已经到来。
过去,我们总说电力要先行,这些年似乎不这样提了,其实,我认为电力作为目前最重要的二次能源,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电力发展如果滞后经济的发展,后果非常严重,所以我建议,首先必须要保持合理的电源发展速度,这非常重要。我们行业内有个电力弹性系数,它是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比率,在工业化中后期,电力弹性系数一般来说应该大于等于1。也就是说,如果“十二五”期间我国GDP的增长仍保持在8%左右,那么电力建设的增速也至少要在8%以上。其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市场机制,理顺煤电关系,实现能源行业良性发展,这是解决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能源利用方式变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注重资源节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只有这样三管齐下,我国的电力短缺的痼疾才能根治。
实现合理利润是央企的硬任务
记者:众所周知,近年来发电企业经营形势严峻。就在前几天,中电联发布报告称,今年前7个月,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亏损180.9亿元。请问您怎么看待发电企业亏损问题?
朱永芃:当前发电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电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各种不利因素积聚的结果。2008年发电行业第一次出现全行业巨额亏损,之后几年火电企业的困难局面一直没有好转,亏损面不断扩大。今年1—7月五大集团火电业务亏损180.9亿元,同比增亏166.4%,火电企业亏损面达到60%以上。
今年火电企业亏损加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煤电价格矛盾。虽然今年国家上调了部分省市上网电价,但远不能弥补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以国电集团为例,燃料成本占火电发电成本的72.9%,标煤单价每上涨1元/吨,就影响利润1.3亿元。二是资金成本大幅攀升。发电行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以国电集团为例,央行每加息25个基点,公司利润将减少近10亿元。
对于发电企业亏损我是这样看的,作为央企,如果不能盈利,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如果自身没有经济实力,还怎么去为国家为人民分忧解难?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实现合理的利润水平,也是央企的硬任务,否则其他方面做的再多,也不算合格。
所以,面对当前复杂的局面,我们早在2008年,就形成了如下共识:一是发电企业的困境一时难以根本扭转,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二是要眼睛向内,不等不靠,深入挖潜;三是传统的以火电为主的经营和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抢抓新能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企业转型。
比如在企业转型方面,我们充分发挥在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和规模优势,培育以新能源为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龙头的相关产业,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年来,国电集团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48%,高于行业平均增幅30个百分点。仅占资产总额28.2%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弥补了火电资产的巨额亏损,保证了电力业务总体盈利。同时,积极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高科技、煤炭、物资物流、金融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壮大,近3年相关产业利润年均增长超过100%,以1/6的资产量创造了近3/4的利润,这让我们尝到了结构调整的甜头,更增强了转型企业的信心。
在内部挖潜方面,我们打破电力企业多年来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模式,通过典型引路,推广国电苏龙公司转型挖潜经验,利用电厂煤、水、灰、汽、土地等资源,开展综合经营,推动电厂向综合经营型、节能环保型、安全和谐型电厂转变。在火电厂率先施行配煤掺烧,突破电厂统一设计、定点煤矿煤种的传统运行方式,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掺烧经济煤种,2009年以来已掺烧低价经济煤种8200万吨,相当于节约燃料成本61亿元。
通过上述措施,公司连续三年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利润水平,2009年盈利能力是2007年的2倍,2010年是2007年的4倍。今年上半年在煤价大幅上涨增加燃料成本47.7亿元的情况下,国电集团仍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
为子孙后代留有一片蓝天净土是央企的责任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让电力企业成为众矢之的,那就是污染问题。比如火电厂碳排放问题、二氧化硫排放问题,水电开发的生态保护问题等等,这些环境问题都让电力企业成为社会诟病的焦点,您如何看待这些环境问题?
朱永芃:你这个问题就是我要说的第三出大戏,如果这出戏唱不好,其他两出唱的再好,电力企业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也不会为社会认可。因为环境不仅是今天的问题,而且关乎我们子孙后代,关乎未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这出戏对于我们能源企业更加重要。
作为国有发电企业,国电集团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工作思路。我们所说的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思路,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企业的能耗高、污染重的问题。
首先,我们对火电进行优化。毕竟火电是我们的最主要的发电形式,它是大头,它的技术水平、环保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工业的环保水平,所以,我们的思路是必须先啃这块硬骨头。这些年来我们大力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积极应用洁净煤发电技术,建设一批节能环保示范电厂。今年新投机组中,60万千瓦及以上大机组比重占到50%,2011年到2015年新投机组中,60万千瓦及以上大机组比重占到86%,到“十二五”末,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装机占火电机组比重达到95%,超临界机组占火电机组比重超过50%。火电机组优化的好处已经显现,以60万千瓦机组为例,一台超临界机组比亚临界机组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吨。
其次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技术进步是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推动力,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也是节能减排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因此,我们鼓励发电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脱硫脱硝、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辅机变频改造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解决能耗和污染问题。“十一五”期间,公司系统降低供电煤耗41克/千瓦时,年节约标煤50万吨、节电15亿千瓦时、节约燃油9340吨,一批机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三是大力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国电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电集团的风电发展独具特色,截至2010年底,国电的风电总装机达到895万千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占全国风电装机约1/4。投产容量、发电量和经济效益均稳居全国首位,目前,国电的风电资源储备容量超过9000万千瓦。到2015年风电装机将超过2500万千瓦。
水电开发历史要远长于风电,但我们认为,作为可再生能源,水电开发要有新思路,国电发展水电的思路是在规模和质量上做文章。即坚持大中小并举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大渡河流域为主,新疆、云南、四川、西藏“四区一流域”水电布局,2010年,国电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占总装机比重的10%以上。到2015年水电装机将突破2000万千瓦。
截至2010年底,国电集团清洁可再生能源已达到20%,到2015年将达到32%,到2020年将超过40%。“十一五”期间,国电集团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被国资委评为节能减排优秀企业。我们年减排二氧化碳2400万吨左右,相当于600多万辆汽车全年的排放量,比全北京市汽车一年的排放量还多。
|
|
|